《阿长与山海经》 (郑洁)

2024-12-25

《阿长与   ·〈山海经〉》

读写结合课

教学设计


学习目标          

1.通过熟读精思感知小人物的形象特点。

2.学会运用线索、选取典型事例、细节描写、蓄势等手法来写小人物类型作文。

3.感悟小人物的光辉品格,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温情。


教学过程

情境导入:

同学们,平凡的故事最动人,平凡的力量最强大。校园文学社举办一期以“平 凡的力量为主题的征文活动,特邀请你参加。请你寻找身边的小人物,讲述他 们平凡的故事,感受他们平凡的力量。


今天就让我们认识这样一位小人物,她在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《朝花夕拾》中,10 篇文章里,就有5 篇写到了她,并且其中一篇还专为她而 写,为什么她在鲁迅先生的心目中有如此高的地位和分量?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阿 长,走进这篇鲁迅先生专为他而作的文章——《阿长与〈山海经〉》。

活动:点亮平凡之灯——寻找小人物


一、速读全文,找出本文写了与阿长有关的哪些事?

二、 细读课文,做读书批注


学习支架:我从   (哪件事) 中读到一个    (形象特点)    (阿长/阿妈/ 妈妈)


预设1:这位同学说啊,从谋害隐鼠读到一个无知淳朴的阿长,那为什 么这里的称呼是阿长呢? 哦,因为鲁迅憎恶她,所以喊他阿长。

预设2:这位同学说,从元旦塞福橘,读到一个迷信愚昧的阿长,有哪位同学对这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?

预设3:这一位同学你来回答,这位同学说此时应该称呼为阿妈,因为你觉 得元旦塞福橘虽然迷信,但阿长是为了我顺顺溜溜,所以应该是为我着想的阿妈。我们在分析人物的时候啊,不仅要关注事件本身,还要关注事件背后缘由。

预设4:还有吗,这位同学说从为我买山海经可以读出一个善良、关爱我的 长妈妈。


追问: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,以儿时鲁迅的视角来看,这三个称呼背后的情 感态度一样吗


总结:日常时称之为阿妈,憎恶她时称之为阿长,尊敬她时,称之为长妈妈,所以在写文时不同的情感态度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称呼来表现。


三、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回答,小组合作,找出文章表明情感态度的词语,按事件顺序画出情感变化曲线图,请一组同学来黑板展示。


总结:正如这张图所展示,我们在写事时,可以写一件事,也可以写多件事 但无论怎样写,都必须要有清晰的线索将其串联


这个线索可以像这样以感情为线索,可以用表示情感态度的词比如讨厌,敬 意来体现,也可以用称呼来表现情感态度,当然,还可以以物为线,比如说本单 元的《台阶》,就是以台阶为线索串联事件,还可以以事为线,本单元的《老 王》就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,这两课大家在预习的时候要多加体会。


四、 通过认识阿长这个小人物,你觉得我们笔下的小人物应该具有 怎样的特点呢?

对,正如你们所说啊,小人物重在“小”,就像我们本单元单元概说中写的 那样:



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“小人物” 的故事。这些人物虽然平凡,且有弱点,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, 引导人们向善。务实、 求美 其实。 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,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。

那么在你心中有没有具体的写作对象呢?

有很多同学提到了,可以拍摄大白、快递员、清洁工

当然除了陌生人,我们也可以写阿长、老王这样的身边人,也可以写我们的 亲人,比如《台阶》里的父亲。只要你觉得他们身上蕴含着平凡的力量,就可以作为写作对象。

环节总结:锦囊——明确对象,线索清晰。


活动二:汲取平凡力量——走进小人物。


过渡:现在有了具体的写作对象了,那么如何写好一个“小人物”呢?让我 们继续跟随鲁迅学写作。


一、重点品读,第 23 27 段,以这样的句式做批注。请一名同学来朗读课文,其他同学仔细倾听,用心感受。


支架:   (23——27 )

这一处细节   (字、 词、 句、 标点)最让我印象深刻,因为      

预设1:这位同学谈到了这处细节,他说,,就这个句式,表明了这是阿 长告假回来,迫不及待做的第一件事,你关注了句式和动作描写,这点非常好,在这个句子中还有一个词值得关注,对,那就是高兴,为什么阿长一见面,就将 一包书递给,还那样的高兴呢?

你来回答,对,因为我对山海经期盼已久,阿长迫不及待地想让我高兴,所 以一见面,就将书给我,我能高兴,这也是她最高兴的事,从这个句式和动作描 写中 可以感受出阿长对我淳朴而真挚的爱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 

预设 2:还有同学提到了这一句语言描写,哥儿,有画儿的哼经,我给你买来了!   ”

这位同学说啊,“哥儿”这个词特别能打动他,我们都知道,鲁迅的小名叫 迅哥儿,而阿长却亲昵的称呼他为哥儿,更像一位母亲,呼唤自己的孩子。

这一位同学关注的更为细致,他关注了标点,如他所说句末的感叹号,表现 了阿长内心的激动,那她是为自己激动吗?不是,她是为了哥儿终于如愿以偿而激动。


总结:同学们,细节中蕴含慈爱,蕴含温情,让人难忘,让人感动,这就是 细节的动人之处,这就是细节的力量。

环节总结:锦囊二——详略得当,巧抓细节。

你将选取哪个典型细节进行细致地描写呢? 谁来分享一下你的想法?


二、既然“阿长买山海经”这件事如此重要,那我们可不可以将这件事再突出一些?

这几段老师觉得太多余,想删去,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,请同学们分小组领 任务,进行探究。


预设1:鲁迅先生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阿长名字的由来,原来阿长不是她 的名字,而是别人叫惯了,按在她的头上。试想一下按常理来讲,你愿意顶着别 人的名字生活吗,我们当然不愿意

但是阿长却不在乎,连自己的名字都可以不在乎,这说明她是个麻木的底层 小人物,对其他的事情也不会在意。但是他却在意我喜欢什么,会不会高兴,足 以说明我在她心理的重要。

这种解读文章的方法,叫做还原法,先按照常理还原,再与实际情况相比较,找出背后的原因。

同样用还原法可以解读第 18 段,我极不尊重她,还当面喊她阿长,但她却 不计较,还处处关心我,为我着想,这说明在她心里,我早已是她的亲人,才会 不与我计较。

还原法呢是读书的方法,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于写作,用来设置文章的矛盾点,波澜处。


预设2:将22段与后文比较,更知这一段的重要性。

首先我知道阿长不没文化,说了也没用,而且她连《山海经》叫什么都不知道,把他读成三哼经,但是别人不肯做,不能做的事,她却能够做成功,她真的 有伟大的神力吗? 当然不是,可以想象,她没文化,要比其他人更难做到,她这 一路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,吃了多少白眼,关于买山海经的艰辛过程,鲁迅先生采用了留白的手法,留给我们来想象,现在请发挥你的想象力。


补白想象:请你想象阿长买《山海经》的艰辛过程,请两名同学上台来表演,一位表演书店老板,一位表演阿长。


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表演,我们可以感受到,阿长买山海经的艰辛,但别人做 不成的事,她却能够做成功,她确有伟大的神力,因为这种神力源自于她对我的爱,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神力。



总结:所以在表面上看似前文的叙述与阿长买山海经无关,但却处处铺垫,处处酝酿,最后顺势而发,将情感喷薄而出,这就叫做蓄势。

现在我们以这样的句式进行总结,老师做了一个示例:

如果没有前文的蓄势,

我只知道阿长为我买来了《山海经》

却不知道……(示例) 她对自己的名字叫什么都不在意,唯独在意我喜欢什么,是否高兴。


预设 1:我只知道阿长为我买来了《山海经》

却不知道……我对她的不尊重她从未介意,因为在她心里,她早已视我为亲生儿子。


预设 2:我只知道阿长为我买来了《山海经》

却不知道……目不识丁的她,这一路不知遭受多少冷眼和嘲讽,但只要我能 高兴,她就高兴。


现在我们带着这些感受再次朗读课文,体会阿长对鲁迅的温情,我们师生配 合朗读,我读蓝色的字,你们读红色的字。


环节总结:锦囊三——蓄势待发,酝酿情感

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,为表现小人物的光辉品格,你将如何蓄势? 最后两段鲁迅先生将情感推向顶峰,老师来读,你来体会,从这两段中你感 受到了鲁迅先生对阿长怎样的感情?


就像同学们刚才所回答,鲁迅对长妈妈是感激、怀念、愧疚的,但为什么一 身份卑微,被人忽视的小人物却让鲁迅先生如此难忘呢?

首先我们来看这本山海经对鲁迅的影响。

这本书对鲁迅的影响是非常深的,在文章的后半部分,他说这四本书,乃是我最初得到,最为心爱的宝书。


书的模样,到现在还在眼前。……

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……

——《阿长与〈山海经〉》


他不遗余力地倡导中国新兴版画运动,被誉为中国新兴版画之父。

——《大众日报》

再后来他为北京大学设计校徽并被采用,这是鲁迅设计的原版。

所以这本山海经就是鲁迅精神的百草园,是一个孩子童年最美最纯真的梦。而这梦的守护者的却是这样一个无名无姓,孤苦卑微的底层的生命,

所以阿长与山海经也深深镌刻在了鲁迅的记忆里,成为了他内心深处最柔软、最温暖的精神家园


同时,这篇文章写于 1926 年,也就是长妈妈过世的 30 年后,我们再来看看 写这篇文章时的鲁迅先生的生活状态,更能够让我们理解他为什么对长妈妈如此怀念。

1926 年的鲁迅先生,人到中年,多病,事业受挫,遭流言攻击,人往往在越困难的时候,越会想到生命里最美好的岁月,所以,他想到了质朴纯善的长妈妈,想到了那个守候他、治愈他童年的人,她给了他最纯粹最真挚的慈爱,让他 未来的岁月时时温暖,但是他却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,他感激她,怀念她,同时 也有着难以弥补的遗憾与愧疚。


所以,最后鲁迅先生写道:仁厚黑暗的地母呵,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! 他是个无神论者,但这一刻,他为了她宁愿相信这个事件上有鬼神他是个刚强昂扬的斗士,即使被追捕也从不畏惧,但这一次,他却为了她祈求地母,去永安她的魂灵!

在这一刻他以饱蘸浓情的笔墨发出真挚神情的咏叹

让我们齐读,再次感受

现在,老师带给大家第四个,也就是终极锦囊:融入自我,抒发真情


活动三:续写平凡荣光——书写小人物

同学们,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节课所有锦囊,当堂为“平凡的力量”征文写一段 300 字左右的片段。讲述平凡的故事,写出平凡的力量。

请你参照左侧的技巧,分小组进行写作。

写完后先按照评价量表组内评价,选出一名代表,全班展示。

听到同学们写得那么精彩,老师也想将自己所写的片段分享给大家,让我们 师生合作朗读,再次体会如何这份平凡的力量


结语:同学们,这世间有很多小人物,他们虽平凡,但却带给我们一种平实、真切、直抵内心深处的感动,因为他们有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,有着平凡的向往与坚定的追求。其实“他们”就是“我们”,“他们”就是我们每一个人。我们要像他们一样,学会感悟那些平淡却绵长的温暖,让人性中善良的光辉闪耀在生命中的每一天。


阅读2
分享